深夜的延能化公司办公楼里,常常有一盏灯亮着。灯光下,杜浩伏案疾书,时而翻阅文件,时而凝神思考。窗外星光点点,映衬着他专注的背影。杜浩是储运中心的主管,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参加工作的十多个年头里,他在库房管理中厘清每一件产品的去向,在市场开拓中踏遍每一寸可能有潜在客户的土地。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有日复一日的深耕,他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星光不负赶路人”的信念。
扎根一线:秒表量出效率,匠心打通堵点
2018年,延能化公司试生产启动,聚烯烃库房发运流程尚不完善,装车效率低下,车辆排队时间长达数小时。面对这种情况,杜浩主动请缨优化流程。他手持秒表,从客户制卡、车辆入场到装车完成,全程掐表记录,像“解剖麻雀”般拆分每个环节。
“没有经验,就用脚步丈量。”他与装卸师傅们同吃同干,在库房中反复试验装车方案。汗水浸透工服,顺着脸颊滑落,他却紧盯叉车轨迹,一遍遍调整装车顺序。装卸工老张回忆:“他总说‘多试一次,就能快一点’,那股子倔劲让人佩服。”经过数十次试验,最终理顺装车流程,每车发运能省下30分钟,日均装车量显著提升。
为提升客户提货体验,杜浩从细节入手逐一破解难题。一方面,他主动联系主流地图软件公司,在导航平台标注库房位置信息,确保车辆精准定位;另一方面,他在东西厂区关键路段设路线标识牌,为客户指引方向。此外,他联系制卡公司,印制详细装车引导图,使司乘人员凭图指引即可高效提货,大幅减少现场沟通成本。
装车效率提升后,杜浩的目光转向库房管理的更深层次——标准化建设。从产品分类到摆放位置,他结合现场实际制定了规章制度,将经验固化为条文。库房班长田鹏回忆道:“他老挂在嘴边的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连产品码放的角度都得来回研究好几次。”从装车流程的精准衔接,到库房标识的规范统一,这些持续优化的细节,正悄然编织出一张高效运转的服务网络。
迎难而上:双脚量市场,巧思破解困局
2022年,乙丙橡胶市场遭遇寒冬,供需矛盾愈发突出。面对这一小众产品的困境,杜浩带着销售团队踏上“地毯式”拓荒之路,他们深入华东、华南、华北等主要消费地,三个月内跑遍山东潍坊、河北清河等7市23县,累计走访下游客户100余家。皮鞋磨穿两双,脚底血泡结成老茧,他仍坚持一家家推广产品。
在河北某胶管厂,客户质疑国产乙丙橡胶性能,他以专业的知识,热情的态度,细致地向客户介绍乙丙橡胶产品的理化性能及下游应用场景,最终成功打动客户。这一年,他硬是从零拓出15家终端客户,将“冷板凳”坐成“热炕头”。
市场调研中,杜浩敏锐捕捉到客户对“提货周期短、小批量采购”的需求痛点。他联合产品经销公司、物流公司深入下游走访调研,推出“异地库销售”模式,极大满足了山东周边客户采购小批量产品的提货需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缓解了公司库存压力,更让终端销量占比从6.6%跃升至16.5%,全年乙丙橡胶销量逆势增长67.3%,达14408吨。采购经理感叹:“异地库就像‘及时雨’,解了我们仓储不足、交货太慢的燃眉之急!”
翻开杜浩磨破封皮的笔记本,扉页上一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字迹依然清晰。正是这份信念,让曾被贴上“冷门”标签的乙丙橡胶,以全年终端销量占比提升9.9%的成绩,在寒冬中凿开一线生机。如今,当客户车间里传来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他总会想起那些踏破铁鞋的日子——每一吨产品的交付,都是对“没有打不开的市场,只有敲不开的门”这句话的朴素印证。
精准研判:数据捕捉风向,策略撬动效益
“销售不是搬运数字,而是从数字缝里挖出金子。”面对化工品市场的瞬息万变,杜浩带领销售业务人员优化编制《日成交价格及行业对标产品价格汇总表》《厂前成交价格及销量周对比表》以及《产品销售周报》《产品销售月报》等各类销售报表,每日紧盯价格波动、每周对行业走势、每月复盘客户需求,硬是把海量数据梳理成“作战地图标”。同事王安康感慨:“他的报表里,连小数点后两位的波动都标红分析,比股票K线图还细。”
2024年,在聚乙烯装置反应器检修,23050转产HSGC7260,聚丙烯K8003转产S1003期间。市场上对转产前产品的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价格走势也变得扑朔迷离。杜浩每日研究行业资讯、分析过往销售数据、与业内专家交流看法,积极研判市场形势,最终从历史曲线中揪出“价格窗口期”。他果断决策:将4700吨库存的23050、K8003均衡交量,用于厂前挺价销售。为抢抓时机,他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与产品经销公司多次对接至深夜。最终,为公司增收创效约135万元。同事薛相荣直言:“他像‘人形数据库’,总能从数据堆里挖出真金。”
如今,杜浩的办公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依然密密麻麻写满了市场走势分析,画满了价格曲线以及他用红笔圈注的“价格锚点”。有人问起诀窍,他指了指墙上贴满的客户需求图谱,笑道:“哪有什么未卜先知?不过是‘认真’二字,多盯一会数据,多跑一趟现场,市场的答案自然会浮上来。”
客户至上:细节筑牢信任,真诚赢得口碑
客户利益无小事,这个信条始终将刻在杜浩心头,同时渗透在他每一次售前调研、每一单交付跟踪、每一通深夜来电里。在他看来,服务不是“救火”,而是从售前到售后的全流程护航——售前带队调研市场,摸清客户痛点和行业风向;售中化身“协调中枢”,串联生产、仓储、物流环节,确保订单准时交付;售后则像急诊科大夫,电话一响立即响应。2024年,这套“杜式服务法”,让客户满意率稳居98%以上。
有年冬天,客商陕西甘霖实业的车间深夜灯火通明——聚烯烃管材频现熔痕,生产线几近停摆。杜浩接到电话后,带着技术团队顶风冒雪驱车400公里,凌晨一点直奔车间,详细了解管材料的现场加工情况,从原料处理到塑化挤出逐项排查,最终揪出“挤出温度低10℃、牵引速度过快”的症结。调整参数后,成功解决了熔体熔痕问题,客户紧握他的手说:“这400公里,验证了什么是‘专业’和‘敬业’!”
如今,翻开杜浩的客户台账,每一页都记录着服务细节——从客户的生产规模到工艺技术,从终端应用到产品提货周期。有人问他,何必如此“较真”,他笑着说:“信任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今天多缝一针,明天就少破一个洞。”而24小时热线的待机声、三方群里跳动的消息提示音、台账上新增的备注标签,仍在日复一日地证明: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最硬的招牌。
荣誉墙上,“先进工作者”“党员示范岗”等称号熠熠生辉,但他最珍视的,仍是客户那句“杜浩在,我们放心”。十几年来,这位“85后”党员在库房巷道、市场前线、客户车间写下答案:所谓“埋头苦干”,从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把每一个环节,都当作关乎企业口碑、客户信任的大事来精心雕琢。
策 划:袁琳
通讯员:杨文栖 张博
责 编:惠堃
审 核:胡同
往期精彩内容
▶延长石油与中国海油成品油互供合作业务签约暨首发仪式成功举行
▶新华网: 聚焦亿吨级智能矿井集群建设 延长石油重磅发布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
▶聚力稳增长 | 油田公司:打响增产攻坚战,向非常规资源要增量
▶聚焦特殊贡献奖 | 榆能化PP3装置:催化剂国产化 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责任编辑:王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