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CO2利用与封存国际合作项目方案论证会在西安举行

11A50


10月16日上午,中澳CO2利用与封存国际合作项目方案论证会在西安举行。自2017年5月以来,延长石油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三方合作开展的《中澳CO2封存潜力动态评价试验研究》项目获得重要进展,即将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开展现场试验,不仅将开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国内外技术合作的先河,也将为中、澳两国乃至全球CO2封存和商业化利用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论证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教授主持,并邀请了包括澳大利亚工程院John Saunders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闻雪友、康玉柱、周守为等12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团队,对项目合作进展和现场试验方案进行了论证。延长石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悦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向国内外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大家对延长石油CO2捕集、利用和封存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据悉,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能源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延长石油作为国内拥有油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高度重视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势,将煤化工CO2捕集和特低渗油气田CO2利用与封存相结合,开展了大量理论创新和技术实践。目前,延长石油已建成了国内乃至亚洲首个由企业独立承担的CO2捕集、利用和封存一体化项目,成为发展中国家首个通过国际认证的项目,并于2015年被纳入《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在此过程中,延长石油高度关注CO2封存潜力评价这一行业技术难题。2017年5月,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合作研究协议,共同启动了《CCS动态封存能力试井试验》国际合作项目,分别在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和中国鄂尔多斯盆地选择一个区块进行现场试验。最终,通过合作和交流,形成一套低成本碳封存评价方法。目前,中国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石油区块的现场试验,已完成前期数据分析、试验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等工作,即将进入现场实施阶段。



论证会上,与会院士、专家听取了延长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香增作的《CO2在特低渗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专题报告,以及昆士兰大学Ray Johnson教授和延长石油技术专家所作的试验方案和风险预案,对《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油藏CO2动态封存潜力试井试验》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院士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意义重大,方案内容全面、目标明确、设计科学合理可行,建议继续完善试验方案,加强试验前技术培训,进一步做好风险防控措施,加快推进项目下一步现场试验顺利推进。

延长石油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三方表示,将全力合作,做好试验,完成这项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国际合作研究,为全球CO2捕集、利用和封存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记者马新月 赵哲 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