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进口智能选果线上,红彤彤的苹果被分拣成不同等级,然后装箱入库。
“多亏了延长石油雪中送炭,及时注资了500万,帮我们买下这条智能选果线。现在,我们通过选果线,按苹果的大小、甜度、品相进行分级销售,从总体上提升了苹果附加值。过去农民的苹果一斤卖两块钱就不错了,现在一斤4块,最贵一颗卖到25块钱。”延长县中果公司果业专家雷银房说。
扶持龙头企业 带动百姓脱贫
就在延长县中果公司因为资金紧张,不能按期购回选果线而万分焦急之时,由延长石油牵头的延安产业扶贫公司也在寻找最佳扶贫项目。
据了解,陕西省国定贫困县56个,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去年5月,为了助力陕西省精准扶贫,省国资委成立了9个“产业扶贫合力团”,成员单位是驻陕央企和省属国企。其中,延安合力团共有9户企业,延长石油为团长单位。合力团成员单位中的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燃气集团、陕西果业集团、陕西旅游集团、中石油陕西销售公司等,于去年9月与延安市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了延安产业扶贫公司,注册资本金达1.05亿元。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延安市3个国定贫困县脱贫。
但是,如何在众多项目中,寻找最佳投资点?如何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无疑是一个扶贫新课题。
“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贫,虽然花钱不少,但是,输血式扶贫,农民很容易返贫。我们最终确定通过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带动老百姓脱贫。”延安产业扶贫公司董事长王建良说。
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延安合力团及所属的延安产业扶贫公司将资金投向当地苹果产业,通过苹果产业的做大做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延安地区是世界上苹果最佳优生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营苹果业能最大限度照顾到农民利益,经过多次考察、研判,我们认为投资苹果产业是最好的选择。”王建良说。
帮建万亩果园 让农民有事干
长期以来,延川县文安驿的农民都习惯于出门打工,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无工可打,很多人回乡之后,无事干无收入,出现了返贫现象。党志祥就是其中之一。
“让农民不必出远门,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才是根本的脱贫。”产业扶贫公司综合办主任刘晓军说。
为了帮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延安合力团及其所属的延安产业扶贫公司积极与延川县陕果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打造遍布整个延川县的“万亩果园”项目,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在文安驿的张家屯,记者看到,一片巨大的果园中,刚栽种的幼苗已经完全成活,农民正在地里劳作。项目负责人郭万平介绍说,种植苹果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特别大,以后农民再也不需要出门打工了。
对于这一点,张家屯的党志祥深有体会。
党志祥今年66岁,原先在延川县打工,一家人都住在城里,后来年纪大了,身体有了病,越来越不好找工作,收入也越来越少,而一家人吃喝拉撒住,样样要花钱,城里实在住不成了,他就和老伴回到了村子里。然而,土地流转出去了,自己又一没文化,二没技术,一时间生活困顿,成了张家屯的贫困户。
为了帮助党志祥脱贫,陕果公司把他纳入了果园建设队伍中。张家屯像他这样年纪的人大约35个,都在果园中有了工作。
“我现在和老伴都在果园里干活,一天下来两个人挣240元。一个月就是7000多元。人家还给我们管一顿饭。”党志祥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郭万平介绍说,延川县“万亩果园”土地承包期是20年,过了承包期,果园就归农民所有,围绕苹果产业,子子孙孙都有事业可干,再也不用出远门了。
“保守地说,将来我老两口一年净挣个4、5万元没问题,早就脱贫了,儿子手里也有活儿干了!”头发花白的党志祥笑着说。
资助特困农户 争取早日摘帽
走进延长县韩家村的贫困户王思和家,记者看到,窑洞里一面大炕平平展展,地上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65岁的王思和因为患有多种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年看病,除过公家报销,自己的路费、吃饭还要掏6000多元。不料想,儿子又得了病,也需要花钱。一时间,生活雪上加霜,光景越过越艰难。
早年他家里的6亩苹果园,因技术和管理不到位,一年下来,收入不超过3000元,前年下冰雹,把苹果树也打伤了,收入越发少了,连吃药也不够。
“我好比是张飞散干粮——哪头也顾不上。”说起光景的艰难,王思和叹一口气。
延长石油的产业扶贫人员得知贫困户的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通过果业公司购买了果树专用化肥、地膜、防雹网等农资,亲自送到韩家村的贫困户手里。以王思和家为例,光化肥钱一项,就节省了2000元,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为了提高苹果产量,延安产业扶贫公司和果业公司还专门聘请了苹果专家进村入户,给果农上课,一改过去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
“我老了,记性不好,但我知道过光景就靠这果园了,人家手把手教咱们上肥、修剪、选择品种,我学习得可认真了!”
经过精心务养,他的果园收益明显提高,去年纯收入2万元,王思和家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进入了巩固阶段。
“当贫困户总归不光荣,咱好好干,争取摘帽子,社会越来越好,大河有水,小河也就有了。”送我们的时候,王思和一瘸一拐,边走边说。
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延长石油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2005年重组以来,成为陕西最大的国有企业,累计财政贡献近4000多亿元,为陕西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怀着工业反哺农业,回报老区人民的初心,延长石油积极主动,深度参与,助力当地扶贫事业,为老区人民的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特约记者高安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