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气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的“延长实践”

群山叠翠,塔器生辉。在位于陕西富县的延长石油延安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大型机组调试、水联运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厂公辅系统已转入正常运行,天然气转化合成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煤气化装置、聚丙烯装置已具备投料条件,待消防验收完成后,即可进入试生产阶段。


“聚丙烯装置聚合单元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延安能化公司烯烃聚合中心副经理寇宇新在聚合单元投料现场介绍到,“这次试车成功为聚乙烯装置开车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更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为装置打通全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距此200多公里以外的延长石油靖边园区榆林能化公司,聚丙烯一线装置在丙丁共聚产品生产方面获得突破,成功产出透明料产品。“我们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操作上都获得了新的突破,榆能化公司由此在丙丁共聚生产方面走了行业前列。”装置负责人捧着优质的产品颗粒兴奋地介绍说,这一成果不但推动榆能化公司向系列化生产丙丁共聚产品迈出了重要步伐,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丁烯的附加值。


两个史无前例的“姊妹篇”项目,基于独辟蹊径的“煤油气综合利用”理念,有力推动延长石油这家百年企业“大象转身”,从单一石油采炼迈向了的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前瞻”开辟新路径


2016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舒兴田等14位全国能源化工行业权威专家在北京齐聚一堂,围绕延长石油“煤、油、气合成工艺综合集成优化开发及工业应用”科技成果展开评审。最终,这一颠覆传统生产理念和工程模式的被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传统的思维是做大“蛋糕”,延长石油的选择是不但要做大,而且要实现资源的深度转化;不但要实现经济效益,还要实现环境效益。打破传统思维的壁垒,至此,延长石油开启了创新转型之门。


作为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靖边园区项目让延长石油尝到了甜头。2016年以来,在国际油价和化工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境遇下,该项目全面进入达产达效年,2016、2017两年累计生产各类化工产品384.4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35.62亿元,利润21.53亿元,上缴税费26.83亿元,成为延长石油最大的效益增长点和陕西首个聚烯烃产量突破百万吨的单体能化项目。


然而,十年前规划这个项目时,迥然不同的工艺路线让许多专家非常诧异。“甚至在项目开建以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陕西省投资最大的能源化工项目,可能会成为‘鸡肋’。”榆能化公司技术部经理孙晓伟说。现在看来,通过创新集成优化,高效利用煤、油、气资源要素,使得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工艺路线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和示范性。


成如容易却艰辛。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的胆略和理念则是关键。


记者在榆能化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之一,相关的水处理技术由延长石油旗下的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运营,运行效果良好,但企业在当时几乎是以“破釜沉舟”的形式啃下了这一块硬骨头。


“代价再大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特别是在生态极其脆弱的沙漠边缘,决不能出现差池。”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项目开车前期,榆能化公司毅然用水泥浇封住了所有排污口,断掉了自己的“退路”。正是这种匪夷所思的“自我较劲”,让企业在环境效益方面领先了一大步。


延安能化公司同样如此。虽然同是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但在工艺技术方面,这个项目并没有完全“照搬”榆能化公司的创新成果,而是在实现“碳氢互补”的同时,集成优化了国内外12项先进技术,形成了新的特色。


延能化公司技术部副经理郭坚说,目前装置还没有全线投产,一些成果没有显现出来,但拿已经投用的热动力站来说,烟气除尘脱硫已经达到了“超净排放”的水平。这虽然在当前是能源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硬杠杠”,但延能化这个项目早在初期设计就未雨绸缪,为企业在后期的发展省了不少功夫,环境和社会效益直接体现了出来。


“差异+高端”打造效益增长极


“2016年以来,公司致力于在差异化生产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效果比较明显。”在榆能化聚丙烯一线装置生产现场,技术人员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装置刚刚开发产出了高透明度聚丙烯,该产品投入市场后,可用于医疗卫生和食品包装。


“今年已经成功生产了11个不同牌号的差异化产品。”榆能化公司聚烯烃中心专业主管李国军介绍说,2018年公司在差异化产品的开发生产方面力度很大,全年计划生产差异化产品13个,其中中高端产品的比例要达到30%。


技术的高端化最终要体现在产品上,企业的效益最终要落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已经转入正常生产运营的榆能化公司,还是刚刚准备投产的延能化公司,都瞄准了产品的差异化和高端化。从化工产品供给侧“做蛋糕”,打造增长极,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清晰方向。


把竞争力交给产品,需要足够的“资本”和努力。“我们资本的优势就是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见证了榆能化公司发展的陈琪,现在为延能化公司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他对这两个项目的发展充满憧憬。


陈琪告诉记者,延能化项目拥有世界首套丁醇/2-丙基庚醇联合装置和国内首套轻油加工利用装置,项目建成投产后,丁醇/2-丙基庚醇、乙丙橡胶等诸多产品可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其中全球最大的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可生产多峰产品,这在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优势。


方向正确,方能致远。理念先进,方能乘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生动实践着高质量发展这个时代命题。


“放大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示范效应。”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延长石油走这条路子的信心。在延能化项目加快推进的同时,总投资144.13亿元的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也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破土动工,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中。


提升产能规模,丰富产品结构,做优做强烯烃产业,助推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发展,延长石油已加快步伐。注入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以“变”应变,高端引领,这个开创中国石油先河的百年国企,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自信前行。(钟国飞 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