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的改革长征路 ——延长油田上年改革发展工作综述

改革是最扎实的答卷。盘点油田公司刚刚走过的2017年,亮点频现。这一年里,油田完成了数万职工实务培训、八项改革扎实推进,同时“一县一厂”的规划基本实现、质量监督全面“亮剑”、“注水会战”也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年,油田连续第11年保持原油千万吨以上稳产,吨油完全成本大幅下降,质量监督问题整改率达96%

一连串数字记载着油田在新时代奋力改革的决心和追赶超越的艰辛。一年来,油田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坚持科技增效和管理增效“两条腿”走路,抓改革、促转型,抓管理、提质量,抓技术、增效益,抓党建、转作风,聚焦工匠精神、着力小改小革变废为宝,敢向自身顽疾动真刀、强整改,为追赶超越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权,迈出了改革攻坚的稳健步伐。


               重塑强健体魄


“谁能啃下硬骨头,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在集团公司“改革攻坚年”的工作部署下,2017年油田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矢志向改革“深水区”迈进,反复调研论证,专注车辆社会化、后勤社会化、薪酬等八项改革,实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2017622日,原七里村、王家川、青化砭等六个采油厂分别合并整合为新的七里村、宝塔、南泥湾采油厂,直接为油田节约投资2.28亿元。至此,油田将23个厂精简为13个厂。响彻在新厂揭牌现场的掌声,不仅仅是为一项改革措施的落地,更代表着职工对油田攻坚克难、突破“重围”、迎接新生而寄予的厚望。与此同时,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油田陆续在11个单位试点模拟市场及油井责任制,试点全员竞聘上岗,启动车辆社会化改革试点,加快辅助单位转型改革,推行扁平化管理,组织机构相应减少59%,投资和费用减少21亿元,盘活资产4亿元;特别是合并后的新厂实现了对电力、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共享,使电费同比降低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质量监督中心也在这一年组建运行,通过“作业现场随机抽查、人员随时调整、问题就地整改、责任分级追究”的方式,使油田公司实现对作业项目全过程、全环节“亮剑”,对问题分阶段严查重治。从此,油田努力走上了一条从常“亮剑”到亮“长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坚持“两条腿”走路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全面、难在深化。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既要敢啃硬骨头,也要遵循改革规律,讲究战术打法。一年来,油田坚持管理增效与科技增效“两条腿”走路,向管理攻坚挺进、向科技创新发力。

立足经营困难实际,油田积极寻找成本管控破题之道、解题之法。在制定追赶超越实施方案及推进意见后,细化分解指标,按季点评排序,有效推动了全盘工作。与此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全员节支,通过实行增收节支项目制管理,鼓励全员开动脑筋,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点空间:通过加强油井基础管理,使油井免修期达到529天,节支1.28亿元;通过编撰印发增收节支典型案例《蜕变重生》,强化交流,鼓舞人心;通过强化法律风险防控,建立重大纠纷案件评查及合同履约监督制度,处理纠纷案件44起,挽回损失5900万元。一年来,油田累计实施143项增支办法,增加效益数亿元。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为了让每一项工作落地有声、开花结果,延长油田在多次大讨论征集意见基础上,推行绩效管理、重点工作考核、督查督办等一系列考核督导办法,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考核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唯有善于创新的企业,才是充满希望的热土。从“延一井”畔到胜利山上,从实验室到车间井场,一年来,油田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究制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优化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流程,建立技术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梯次培养成长机制,全年完成科技成果奖励42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同时,小改小革、修旧利废、技术比武在油田蔚然成风,职工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正在释放出新的活力。 

  

与“水”争锋筑牢“命脉”

 

油田之根在资源。延长油田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深化地层能量再认识,优化产能布局,着力破解勘探开发瓶颈。2017年南部致密油勘探取得实质性突破,东部浅层推进水平井+缝网压裂,西部、南部实施水平井整体开发,难采储量动用程度明显提高,为后续产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扎实推进“三年注水大会战”。突出项目带动、示范引领,整合资金、项目、技术等关键要素,2017年油田成立注水项目指挥部后,通过项目区示范带动,新增注水面积731平方公里、水驱储量3.8亿吨,累计弥补产量110万吨,注水区产量占到全公司总产量的29.26%。至此,“三年注水大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油田从规模注水向精细注水转变,为油田稳产20年注入了澎湃动力。

“近年来,油田注水资金从优、管理从严,力度前所未有。”201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注水项目指挥部薛涛说。注水是油田“饭碗工程”和“生命工程”的理念在千里油区已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上下欲同”铸基业

 

在严峻的市场考验面前,党员干部是油田克难而进的脊梁。走在前、干在先,广大干部职工对油田“守土有责”的强烈归属感和薪火相传的埋头苦干精神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是指领导干部是干事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延长油田把党员领导干部担当与责任放在首位。扎实开展“讲党性、强作风、勇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分层级查摆问题,设“销号单”、定“时间表”,确保“抓铁有痕”;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管理标准体系,打破“铁饭碗”,实施领导干部任期制和ABCD等级考核,旗帜鲜明地树起“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须作为”的“风向标”和“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标准,建立“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重业绩更重德行,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理力度,严查“四风”,致力于将风清气正抓常、抓细、抓长。

同时,坚持依靠职工发展延长。深入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以基层建设、基本设施、基本素质等“三基”为抓手,累计建成“三基”示范厂6个、示范队站90个、“五型”示范工作站429个;把关爱员工放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核心理念首位,大力选树最美家庭、书香家庭、油田工匠等职工身边的典型;拓展教育平台,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重点培训2693.9万人次,自主培训250余项9.4万人次,帮助干部职工克服新形势下的本领恐慌;并活跃职工文化活动,开通职工社会就诊绿色通道,开展文艺慰问、走访调研、帮困扶难、关心离退休职工等,用实实在在的温度为职工谋福祉。在企业经营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油田干部职工同心同德,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7年油田公司荣获“中国企业党建文化十强单位”,基层职工许彩芸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成为建国以来延长油田唯一的全国党代表。 


           延长价值显担当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油田考虑当下更着眼未来,始终把安全环保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强化依法合规生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年累计投入2亿元支持安全环保工作,10万人次先后参与相关培训。同时,深植“绿水青山”观念,积极恢复植被,企业发展与生态改善良性互动,美丽油田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改革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在面临市场危机、自然灾害、资源困境等严峻生存形势之下,依然大力支援地方建设、改善公共设施、投身扶贫开发、积极抗震救灾、扶助公益事业,多年来修建企地共用道路、电力线路不计其数,为老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困难是成功者的试金石。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蓝图,经过风雨淬炼的延长油田更加坚韧,时刻准备着跨过改革长征路上每一寸“雪山草地”,用舍我其谁的“铁肩”,托举起百年延长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