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田公司在低油价形势下,以精细注水促稳产、向水平井开发要效益,用科技这把“金钥匙”打开提质增效之门,开启了百年油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型转变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钻井工程是油田开发投资的“大头”,将钻井成本降下来、单井产量提上去,是提高投资收益的最佳目标。在富县采油厂磨平29井钻井现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水平井压裂作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大规模压裂,深埋地下千余米的油层,以1000米水平段为轴,放射出条条裂缝,让宝贵的油藏得以充分渗流。
富县采油厂总地质师孙兵华介绍说,该厂自实施水平井以来,通过开展“五个一”工程,狠抓建井质量,取得明显的效果。水平井的钻前成本是常规井的十分之一,而水平井的采油成本仅是常规井的二十八分之一,单井日产量是常规井的19.3倍,采收率是常规井的1.2倍,年递减率也较常规井降低了4.5个百分点。
由于地处陕北“绿肺”,富县采油厂油区森林覆盖面积广,且资源多以低孔、特低渗致密油藏为主,开发难度较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该厂将目光投向了单井控制面积较大的水平井技术,通过体积压裂方法实现科技开采。截至目前,全厂完钻水平井95口,投产84口,虽然井数仅占总开井数的3.8%,日产量却占到总日产的50.3%,今年底则有望突破51%。
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郝世彦告诉记者,为实现油田高效开发,延长油田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油藏,开展水平井技术攻关和矿场试验。形成了具有延长特色的井位优选、地质导向、缝网压裂、效果评价等配套技术体系。目前水平井平均单井投资是常规井的3.4倍,而平均产量是常规井的4.6倍。井数占全公司开井数不到1%,日产油占到总产量的10%,为油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此外,油田公司在精细注水上也始终让科技唱主角。从2015年开始,该公司重点选取优劣不同的公司级注水项目区进行探索试验。在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注水攻关项目区,记者了解到,该油区投入开发已有20年,由于本地水源匮乏,长期依靠自然能量开采,导致产量逐年递减,逾四成的油水井由于低产低效关停,开采成本连年攀升,开发效益逐年变差。
为了“救活”这个老区块,油田注水项目指挥部和采油厂抽调精兵强将,一方面从技术上精细基础地质研究,重新构建注采井网;一方面从管理上优化完善配套设施,实行“注采一体化”管理,现在已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在油井转注、开井减少影响产量的情况下,杏子川采油厂目前日产油水平仍呈现稳中有增态势,平均单井日产油增加了30%。自然递减率从原来的6.8%下降到2.78%,下降了4.02个百分点,含水率从原来的71%下降到68.6%,下降了2.4个百分点。
注水是破解油田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十三五”以来,油田公司主推精细注水,2016年启动三年精细注水大会战,打造8个公司级项目区,示范带动其它区块,取得良好效果;随后,陆续推广、选取厂级注水项目区,到2018年底,将建成50到60个注水项目区,占到油田适宜注水面积的1/3,预计通过注水年弥补产能40万吨以上,形成精细注水的配套技术及管理体系,从而为延长油田千万吨稳产二十年、再建百年油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除了用好用活现有资源外,油田公司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发展,不断扩大成果应用规模,目前已取得可喜成果。其中,《延长东部甘谷驿老油田十年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科技项目荣获2017年陕西省科技二等奖。该项目开展以来,成功试验了同轴随进增效射孔配合大型压裂增产技术和旧井填砂压裂技术,十年间新增产量148.24万吨,新增产值48.92亿元,新增利润24.3亿元。项目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延长东部其它老油田,将为延长油田“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再建百年油田”和社会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也为企业转型升级、追赶超越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