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集团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天然气产业成为保增长、优结构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特别是今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油气勘探公司积极推行“老区综合挖潜,新区加快产建,成熟技术综合应用”的勘探开发模式,苦练内功,精益求精,在逆境中实现了新突破。
截至12月26日,该公司年累计交气20.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81%,提前5天完成集团下达的天然气生产任务,在油价“严冬”中透出一抹浓浓的“春意”。
生产稳中图进
今年以来,在低油价和地质压力的双重夹击下,该公司统筹安排生产经营,全面实施“以气井为基础要产量”管理措施,以“三个环节、三项重点”为有力抓手,全力推动天然气生产。
该公司采气一厂生产计划科沙小刚向记者介绍,由于下游液化厂季节性需气不均衡和装置检修等不确定的影响,导致今年供气形势异常严峻。为此,他们按照“日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的思路,组织相关技术骨干,提前摸排延气2井区、延128井区、延145井区所有气井生产能力,核实气井产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生产配产和极限配产两套供气方案,并对问题井及时开展提产带液、泡排助采,全方位解堵气井,保证连续稳定生产。“极限配产是我们今年针对下游需气高峰期,从而确定需气气井最大的配产方案,日交气量最大达到了660万方,这是前所未有的。”
思路决定出路。通过不断完善“一井一策”管理,优化生产组织运行,该厂对36口井进行井下节流器调整,开展泡排2539井次、气举排水13井次,优选管柱3口,实现了采气增产2000万方。“通过实施井口加热炉保供、管道积液排水、井间互联、井筒排砂等助采技术,我们还有1000多万方的增产空间。”采气一厂技术科科长薛波说。特别是入冬以来,这个厂通过紧盯交气日定额,优化装置参数、降低蒸汽耗量、拉网式排查装置系统、整改装置跑冒滴漏等措施,使日交气量额外增加了10万,最大日交气量实现了48.8%的同比增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实施的重点项目——延969地面集输工程即将建成投运,建成后将具备6亿立方米/年的供气能力,全力向榆能化供气。
效益颗粒归仓
12月27日,勘探公司财务部显示的一组数据让人振奋:今年,该公司共在400口气井上实施了甲醇雾化,不但单井产量明显提升,同时还节支1440万元。这是该公司落实集团增收节支要求,实施“颗粒归仓”的有力举措之一。
“油气勘探点多面广,生产基础成本高,省下多少就是赚到多少。”以此为目标,该公司按照集团“新十六条”,深入推进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工作,在对标管理、精细管理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寻找挖潜增效空间。
为了应对“寒冬”,勘探公司把低成本发展战略作为“十三五”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年初,该公司成立增收节支专项推进领导机构,一方面着眼于把天然气增产作为增收的主渠道,通过加强产销协调、严格定额管理、调整脱碳工艺参数等方法,实现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从预算管理入手,坚持“先预算后开支,无预算不开支”的原则,采取调整工程作业价格、改进勘探开发工艺技措、严控9项生产消耗、推行差异化注醇、提高内部维修比重、控制13项费用支出,以及修旧利废、挖潜增效等系列措施,全年预计增收节支1.06亿元,管理费用较计划减少300余万元,吨油气成本始终控制在计划线内。
漫漫寒冬终有尽,掘开深雪见春芽。眼下,油气勘探公司千余名干部职工大干快上的氛围愈加浓厚,夺产热情丝毫不减,正凝聚成公司强大的行稳致远能力,齐心协力推动集团公司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