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公司:精耕“责任田” 掘得“聚宝盆”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油价断崖下跌等不利因素骤然聚合的今天,降本增效无疑是企业逆流求存的重要法宝,而聚焦生产经营各环节,锱铢必较、颗粒归仓,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作为集团资源勘探开发的主力军,油气勘探公司立足集团“新十六条”,一方面在勘探成本上“精打细算”,一方面在内部管控上“一丝不苟”,在去年增收节支3亿余元、实现模拟利润10.98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措施、精耕细作,为集团挺压过关再立新功。 

逆势抗压 精耕增收节支“责任田”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越是困难时刻就要越主动出击。今年3月18日,油气勘探公司将28个钻井队、口探井的成本跟踪责任人公之于众,30名技术及管理人员主动请缨,精耕自己的增收节支“责任田”。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在去年出台26条增收节支意见的基础上,又修改完善了14条。其中勘探业务的增收节支就有两个“硬杠杠”:强化勘探生产运行管理,努力提高生产时效,勘探成本比去年硬下降4%;压缩工程项目投资,外部作业价格较上年下调10%。

“当前油气行业持续低迷,咱们勘探作业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投资成本一再降低的情况下保证勘探效率,提高作业水平。”该公司勘探开发部经理李云说。由于勘探本身就是高成本作业,如能有效减少作业环节,改善工艺流程,这省下来的可不是一笔小钱。为此,李云和他的团队在勘探开发工艺上不断深入研究、精打细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拿试气作业来说,我们通过工艺优化,将以往的单层试气改成‘本溪+其他层位’一次性压裂投产,省去了一次试气作业费用,20口作业井下来可节省成本540万元,作业效率也能同比提升。”

一方面在工艺流程上做改良,另一方面在油气生产原料上“动真格”。该公司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在材料费、燃料费、作业费用的控制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节约成本费用7266.99万元。 

强化管控 降本增效再上新台阶

在牢牢抱住降低生产费用这块“大西瓜”的同时,油气勘探公司也不放过任何一颗“芝麻”,通过强化管控、细挖深掘,在小改小革、节约物资采购成本、严控五项费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清理积压物资和修旧利废等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该公司采气一厂延2采气大队队长刘其鑫告诉记者,自降本增效活动开展以来,大队积极响应“保生存,求发展”总基调,号召全体职工从节约一度水、一度电开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大队还鼓励职工大胆开展修旧利废、小改小革。

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该大队4号集气站为了避免进站阀组区温度计长期裸露造成的损失,采取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防护温度计的方法,一方面为温度计挡避了风雨,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温度计插孔内杂物堵塞的情况,这项技改已在整个大队得到广泛推广。刘其鑫还介绍说,由于采气生产都是处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阀门保养工作是日常的关键。“过去为保养阀门,我们每个站每年需购置3至5桶的黄油,不仅成本高而且运输时效差。现在我们对注醇泵内的废旧机油再次回收用于阀门保养,仅这一项站内每年可节约成本2800元左右”。据悉,这个大队共下设19个集气站,此项利废每年可直接节省成本5万余元。

而这仅仅只是该公司增收节支的一个“缩影”。去年,该公司通过内部调剂,完成积压物资清理5558.6万元;生产用陶粒砂中标价格较省内同行下降了15%;抱团取暖采购内产品5.77亿元。此外,通过合理遴选外协作业队伍,降低作业价格,节约资金约3.1亿元.

目前,该公司已将降本增效措施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力争全年增收节支10645.45万元,实现利润11.85亿元,成本费用降幅不低于4%。刚刚过去的一季度,该公司在严控工程作业成本基础上,通过大力推行间歇抽油,优化油气生产运行,单位采气成本同比下降了18.5%,一季度实现节支109.03万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油气勘探公司总经理冯对生表示,为集团排忧解难、保障集团稳步发展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将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降本提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低风险运行、低成本运营、高质量推进、高效益回报战略,努力推动储量持续攀升、产能高效转化、产量稳定增长、效益稳步提升,全力打赢降本增效攻坚仗,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二维码识别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