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寿 >内容
育龙头、建基地,共创山阳肉牛发展新篇章 ——山阳县畜牧兽医中心肉牛产业发展纪实

作者: 2022-12-19 10:28:36

巍巍秦岭,群山起伏,岭谷相间。山与水,构成了这座县城独有的魅力脉络。

近年来,山阳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绿色循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积极建园区、兴基地、带农户,培育了一批以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绿水青山变成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脱贫路  联农带农促振兴

随着仲冬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山岚,走进陕西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左右青山犹如两扇绿色的大门,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大道通向大山深处,一行行蓝色的养牛棚舍与碧空白云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产业园内,务工群众张家峰驾驶着小货车不停的进进出出,忙碌的为牛群准备过冬用的饲料。

陕西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

“2017年,我就开始在公司认领托养牛,一开始只认领了七八头,发展到后来的二十头,凭着这几年养牛,让我供养出来了两个大学生!”张家峰高兴的说。

张家峰是户家塬镇西沟村人。这两年,他们这个四口之家喜事不断、收获满满——家中托养的牛一茬一茬送回厂里,收入也日益扩增,两个孩子非常优秀,都考上理想大学,毕业后也都找到了心仪工作。

陕西意发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经理王荣斌介绍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现在家里负担也轻了,厂里就招聘我回来当司机,一个月工资五千多,管吃管住,还给我交的三金。”张家峰满是感激,他笑呵呵地说,“在这上班福利也好,你看,连我身上穿的这衣服都是厂里发的。”

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肉牛

像他一样通过在养牛场务工过上好日子的还有鲁西望一家。

家住户家塬牛耳川社区的鲁西望家中共四口人,妻子患有眼疾,不能参与劳动,家中还有两个儿子,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在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村上便吸纳他来产业园务工作为饲养员,日常负责喂牛、清理车间等工作。

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牛肉酱

“国家给我们也把住房问题解决了,给我们在社区分的楼房,大儿子现在已经娶上了媳妇成了家,小儿子还在上学,我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工资能拿到3500,还管吃住,小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啦!”鲁西望情不自禁的说。

绿色资源,赋予了农民增收新动能。据了解,山阳县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年可出栏肉牛5000头、生产牛肉系列产品400吨、有机肥10万吨、沼气18万立方、盈余沼气发电160万度、加工饲草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3亿元,点亮了千家万户的致富希望。一业带动百业兴,产业帮扶效果日益凸显,联农带农实践更加生动。

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有机肥制造车间

“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发展模式,通过创新四个机制,牵头组建全县肉牛产业联合体,带动全县发展肉牛养殖基地5个、家庭农场11个、合作社27个,将周边镇村800余户农户“镶嵌”在了肉牛产业链上,带动全县12个镇办1100多农户相继发展或参与肉牛产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肉牛养殖产业‘接力赛跑、融合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2009年成功打造为市级生态农业园区、2021年获得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称号。”陕西意发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经理王荣斌自豪的说。

意发生态园一角

“荒山沟”喜变“金雀巢”  资源整合实现“弯道超车”

一条崭新的产业路绵延延伸,路面宽阔平坦,不时有工人师傅开着运料车忙碌通过,映入眼帘的是饲养员、清粪工人的欢声笑语。这里,便是板岩镇耿村社区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

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董事长韩少栋介绍他的肉牛产业

“你一定想象不到,昔日这条无人问津,全是倒刺,乱石荒草纵生的地方是我们用挖掘机一铲一铲挖出来的”,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基地负责人任富松感慨万千的说:“这500多米宽敞整洁的产业水泥路面是我们集团任总自费修建的,为了把这个产业园建起来,富裕当地百姓,可是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俯视商洛犇犇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牛舍

下决心在这荒山沟整治土地、修建园区的是山阳县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董事长韩少栋,多年来一至在西安从事房地产开发及机电安装,生意做的有声有色。

机制催生效能。近年来,山阳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出台了“激励返乡人员创业十条措施”,这个肉牛生态养殖产业园就是政府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之一。在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的多方努力下,相继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支持园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轻装上阵;充分发挥企业能动性,先后引资1.5亿元用于园区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肉牛

韩少栋便是乘着招商引资东风回到家乡的企业家之一,站在即将完工的有机肥加工厂前,他介绍着,“沼气池、有机肥加工厂、肉食品加工厂正在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年存栏肉牛1500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同时通过劳务就业、订单饲草、托养代养等方式,可实现联农带农500余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干草库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立足地域资源,强化项目挖潜,把产业做强、把特色品牌做靓,充分释放市场新活力,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助力家乡乡村振兴。”犇犇旺生态肉牛产业园董事长韩少栋说。

肉牛喜产“小牛犊”  解锁丰收色河铺

“哞……哞……”12月15日下午16点30分左右,山阳县色河铺镇夏家村庆德旺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一个小牛犊在繁殖车间诞生了。新生命的降临给这个萧瑟的深冬增加了不少喜悦。

庆德旺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肖德新介绍他的夏洛莱牛

小牛犊稚嫩的叫声让老板肖德新高兴不已,他告诉我们:“这是今天出生的第二头牛崽子,最近几日,牛舍里的母牛都会陆续生产,到时候个个保准都是‘好牛犊’。”

在前往色河铺镇时,沿路便听说肖德新是当地有名的养牛专家,他养的牛是全山阳县长势最好的。在一座座拱形牛舍里,数不清的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个个毛色黝亮、体型健壮,有的在闲庭信步,有的正闭目养神、有的则挤在一起抢着喝水……

夏家村生态农场牛舍

肖德新是夏家村副支书,因为本村没有村集体经济,他便带头成立了养殖公司,按照“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务工、产品收购和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稳定收入。

“村里的群众除了通过流转出去的土地获得收益外,现在还能在自家土地上务工,有工资拿,大伙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也有盼头了。”务工群众刘新铃说。

夏家村生态农场出生两天的小牛犊

刘新铃是庙嘴组人,患有耳聋的她在厂里为员工做饭。家里流转了2亩土地,加上工资,每个月收入2500元,她腼腆的说,“在这上班离家里也近,孩子也能照顾上,这样就足够了。”

企业领着群众走,农民增收成色足。工人们此刻忙碌着粉碎秸秆、清扫牛槽、喂草饮水、整理圈舍,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粉碎秸秆青贮饲料

肖德新说:“已经流转农户土地400亩用于种植玉米大豆等,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20户170亩,每亩年租金500元,稳定安置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常年临时用工达500余人次,解决了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工人从牛场获得的工资收入达40余万元,共带动全村120户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牛饲料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把肖德新拉上了致富的快车道,也为夏家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肉牛规模的不断扩大,来年收入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据了解,山阳县充分发挥秦岭南坡牛肉特有的风味和遵循全程“无任何违禁药品添加”的自然规律,努力在“绿”和“特”上做文章,建成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6个,5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35个。在销售上主动对接西安、武汉、南京等地大型商超,开辟淘宝、京东等线上销售渠道。同时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开发酱牛肉、腊牛肉、牛肉干等12类品种,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满山的牛儿

山阳县畜牧中心主任全贤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山阳县畜牧业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聚焦绿色循环挖潜能,以做强生猪、做大肉牛、做稳家禽为重点,防疫病、治粪污、强监管,稳步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发展肉牛产业项目方面,坚持政府引领,资金倾斜,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发展经营模式为核心,大力引进优质种源,开展优质饲草种、收、加、储、用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监管。

山阳县肉牛联合体产业分布图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山阳县肉牛联合体中间作用,在提升扩建现有6家千头肉牛规模场基础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计划2023年再引资新建一处集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万头肉牛养殖产业园,真正把“岭南牛肉”打造成全省有名的“金字招牌”。(李凝)

责任编辑:闫玉平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服务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CopyRight 2020 wwww.joyhua.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陕西锦华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05010893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