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中国报业的产业空间与政策支撑

基于对现行政策的认识,我们认为,把握好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创新是拓展中国报业产业空间的关键。创新的内核为:“一体两用”,即以事业单位为体,采编、经营各自为用。“一体两用”将大大延伸报业的发展空间。作为报业改革的一种创新手段,要积极探索、积极实行、积极推进。 
在“一体两用”具体运作上,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
    各报业集团的领导体制都体现出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特点。
2.采编与经营各自为用
    形成新闻业务和经营业务必须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既适应市场需要又调控有力的管理模式。
3.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是保障
    过去中国报业只重内容、不重经营的格局,造成从事新闻采编的人才强大,而报社的经营人才缺乏,与“一体两用”相关的管理人才也空前贫乏。因此,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采编、经营、管理三支队伍的人才是最根本的任务,否则,“一体两用”无法推行。
    总之,从发展趋势看,政府对报业产业的调控,将由重管理转为重服务,由重审批转为重监管,由重权力转为重责任。转变带来空间,创新制造空间。中国的报业集团通过探索创新运作机制,促进了报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报业市场的整合,增强了报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国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由于尚未得到系统的市场开发,中国报业存在着丰厚的利润回报率,市场空间巨大。入世所产生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动,将极大地丰富信息资源,刺激读者信息需求,这必将大大促进中国报业的发展。广告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媒体投放总量上大约有一倍左右的增量。业外资本的注入将大大加速中国报业的产业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展开,我国社会情况呈现出的“四个多样化”不仅促进了人们对于精神领域需求的多样性,而且推动了社会民主政治更加开放,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信息化带来报纸传播方式的巨变,延伸了报纸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覆盖更广阔的人群。
  在未来,中国报业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
1.报业集团做大更需做强
  我国目前的报业集团总数已达到38家,报业集团已逐渐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主体。
在报业整体“孝散、滥”的情况下,依靠行政举措组建报团,实现区域内资产整合无疑是明智的。而仅“以资产为纽带”,没有“以市场为导向”,随之出现的主报(党报)地位弱化、子报结构重复、内部机制不畅等一系列矛盾,表明现阶段的集团化模式只是一个极其短暂的过程。集团不是对几个实体的简单相加,集团化运作强调的是整合资源形成的集中管理效益和规模效益,有序、规范、科学的管理是集团化高效运营的有力保障。中国报业的集团化进程刚刚迈出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报业集团化发展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做大之后如何做强才是最重要的。
2.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如箭在弦
  在外来媒介资本、媒介产品、媒介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冲击下,通过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经营,及时调整政策,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我国的媒介集团,已经成了我国媒介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3.资本运营:大势所趋
  传媒业作为“高技术、重装备”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加之“入世”所带来的国际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传媒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求资金。逐步对国内投资者开放报业投资市场,拓宽报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将增强我国报业产业的整体实力。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法律和政策,对投资者的资格及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制。
4.政府作用:由“前台”转向“后台”
  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运用行政力量对传媒业加以整合重组,能有效推动传媒业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资本为纽带,结合市场运作,共同发挥作用。换言之,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后台”,在坚持社会主义新闻方向,不违反国家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放松对报业经营和发展的直接管制,减少对报业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行政性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形成报业市场有效竞争的格局,促进我国报业的发展和更大繁荣。

联系我们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现代城G1206
电话:029-89195790 89195760 17791275751
锦华科技
官方微信
锦华科技
小程序
版权所有JOYHU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