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全力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来源:西安报业全媒体 作者: 2021-10-19 14:51:56

王晓燕

前不久,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强调“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西安历来是国家的重要科教中心、西部科技文化人才聚集地,在国家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研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近年来,西安实施积极的人才新政,吸引了大量人才。《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西安居18位。发挥西安科教资源和城市环境优势,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有利于结合西安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等城市目标,补足人才规模结构、人才成长环境和高端人才数量等短板。因此,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紧密结合西安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特点,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改革人才流动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提升西安国际影响力和城市创新竞争力。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首先,发挥西安科教优势和学科优势,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各开发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西安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建立专业技能人才、高级专门人才、战略领军人才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其次,依托秦创原总平台,支持西咸新区、西部科技创新港在人才引进、培养认定、评价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型研究、重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集群化培养基地。再次,鼓励经开区、西安航空基地等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对接融入秦创原总平台建设,扩大龙头企业与西安高校人才培养合作,打造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高水准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西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硬科技之都”提供高技能创新人才。最后,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给西安的发展机遇,支持高校和社会团体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人才培养机构,扩大培养熟悉国情或国际区域问题的国际化人才,开发国际产能合作等项目,搭建国际合作人才通道,持续实施“西安英才计划”,采用外引内培模式,招引吸聚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打造丝路人才高地。

——提升创新载体平台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与成长需要高水平载体平台的支撑,需要汇聚各方优秀人才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卓越技术型人才和综合战略型人才。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章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管理,强化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目标责任,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二要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西部科技创新港、硬科技小镇等秦创原总平台创新载体的建设,着力营造和培育吸引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的氛围和软硬环境,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提供承载空间。三要支持各开发区与重点企业合作,加强孵化器、众创空间、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共建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和高科技企业聚集区,形成若干具有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四要积极谋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集高层次人才,增强西安在先进前沿技术和核心领域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提升复合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推进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创新发展,探索建设国际化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开放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嫁接起“人才-技术-资本”间服务桥梁,吸引国内外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落地发展。

——构建科学、规范、包容的人才成长使用环境。遵循人才培养、成长、使用的规律,营造人才成长使用的宽松环境,首先需从人才成长使用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上改进,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正向激励和容错免责机制,完善各类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创新发展环境。其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的友好环境,依照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量身打造人才培养、使用、成长的软硬环境,提供人才健康生长的“土壤环境”,以包容、进取的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创新发展的活力,强化人才发展集聚效应,把西安打造成创新创业者的筑梦、追梦、圆梦之都。第三,持续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积极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品牌大赛,促进人才、项目、资本高效链接,提升“西引力”。最后,完善支持创新人才成长使用的服务保障,构建全面覆盖、租售补并举的青年人才安居服务体系,完善青年人才驿站、共有产权等政策保障体系,引得进、留得下,为招引的人才创造更优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年轻人提供成就梦想的创业机会。

——架构引入与输出双向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紧扣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卡脖子”技术产品,突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健全以“目标-方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招引和输出政策,加强与国内各地区人才需求对接,进一步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促进大专院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和输出人才。打通开发区、高校学者、科研人员、企业家之间的人才交流通道,鼓励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离岗创业,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建立以创新为引领、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此外,鼓励西安高校扩大国际合作,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出去,设立分校、科研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大力推进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西工大智能飞行器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树根互联西北总部等研发与中试项目落地,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在企业、高校和地区之间深入交流,促进高水平人才双向流动。通过进一步扩大西安科教资源开放发展,推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航天基地运维国际电力培训中心等项目实施,以人才的流动盘活西安科教资源,助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作者系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闫玉平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服务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CopyRight 2020 wwww.joyhua.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陕西锦华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05010893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