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铭记为抗日救国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来源:西安新闻网 作者: 2021-10-19 10:42:07

凤县工合旧址内的雕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国工合运动(以下简称工合运动)的发起人——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在凤县双石铺建立了工合运动双石铺事务所,不仅解决了一大批难民、伤兵和贫苦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为抗战前线支援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抗战时期,边区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工合运动不仅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弥补了战时生产的不足,而且还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支持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仅是路易·艾黎,抗战时期许多国际友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不顾战火纷飞、危险艰苦,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事业当中,将热血年华留在了这片神州大地上。这些国际友人来自世界各国,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的是教育工作者、作家、记者和医务工作者等。

我们不会忘记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的外国记者,不少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郭军 曾雅宁)

凤县工合旧址生动还原了当时技术工人自力更生生产军用品和民用品支援抗战前线的场景。 照片均由记者 郭军摄

红色档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各大城市狂轰滥炸,中国微弱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摧毁。为支援抗战,路易·艾黎与埃德加·斯诺、海伦·斯诺夫妇等国际友人发起中国工合运动(以下简称工合运动)。他们将失业工人、难民等组织起来,生产军需民用物资,支援前线抗战,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经济救亡运动。

抗战爆发后,宝鸡作为大后方,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等因素,成为工合运动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宝鸡邻近陕甘宁边区,便于支援边区的生产生活和抗战斗争。因此,根据周恩来和博古的建议,路易·艾黎等人在当时陇海铁路的西端终点站宝鸡成立了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并且在宝鸡凤县双石铺成立了双石铺事务所。

工合运动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为八路军、新四军提供了大批抗战物资。老舍满腔热情地赞颂抗战中的宝鸡:“这应运而生的双石铺吞吐着陕甘川三省的运输,把关中与天水的公路合在一处。”(记者 郭军 实习生 曾雅宁整理)

责任编辑:闫玉平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服务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CopyRight 2020 wwww.joyhua.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陕西锦华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05010893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